【变动成本法怎么计算是什么】变动成本法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它与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不同,只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固定成本则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方法有助于更清晰地反映产品的盈利能力,便于进行短期决策分析。
一、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变动成本法(Variable Costing)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仅将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即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不随产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如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这种做法更符合成本行为的特点,也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
二、变动成本法的计算方式
变动成本法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变动成本项目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如水电费、包装材料等)。
2. 计算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 总变动成本 ÷ 产量
3. 计算总变动成本
总变动成本 = 单位变动成本 × 产量
4. 计算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 = 销售收入 - 总变动成本
5. 计算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 贡献毛益 - 固定成本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对比
项目 | 变动成本法 | 完全成本法 |
成本构成 | 仅包括变动成本 | 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处理 | 直接计入期间费用 | 分摊至产品成本中 |
适用于 | 短期决策、成本控制 | 财务报告、长期规划 |
利润计算方式 | 贡献毛益 - 固定成本 | 收入 - 全部成本 |
对存货的影响 | 存货成本不含固定成本 | 存货成本包含固定成本 |
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 更真实反映产品成本变化;
- 有助于企业进行价格决策和生产计划;
- 明确区分变动与固定成本,利于成本控制。
局限性:
- 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不能用于对外财务报告;
- 不适合长期战略分析;
- 需要准确划分变动与固定成本,操作较复杂。
五、总结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以变动成本为核心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与短期决策。通过明确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评估产品盈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尽管其在财务报告中不被广泛采用,但在管理会计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