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操韩愈原文及译文】《幽兰操》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古琴曲辞,内容借兰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作者对理想人格与高尚情操的追求。此诗虽为琴操,但其文辞优美、寓意深远,常被后人传诵。
一、
《幽兰操》以兰花自喻,描绘了兰花生长在幽静之地,不因无人欣赏而改变其高洁本性。诗人借此抒发自己身处逆境仍坚守志向、不随波逐流的情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韩愈对道德修养和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 兰花啊,芬芳美丽,香气远扬。 |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 不采摘它佩戴,对兰花又有什么损害? |
今天子之君,有德有仁。 | 如今的君主,有德行、有仁爱。 |
天下之士,皆知其名。 | 天下的贤士,都知道他的名声。 |
谁能执此,以献于庭? | 谁能持此兰草,献给朝廷? |
以明其志,以显其声。 | 以此表明心志,彰显名声。 |
幽兰之生,不以无人而不芳。 | 幽兰生长,不因无人欣赏而不散发香气。 |
吾志也,吾道也。 | 我的志向,我的道路。 |
三、作品赏析
韩愈通过《幽兰操》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他将自己比作幽兰,即使在无人问津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上,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正义与道德价值的坚持。
此外,该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虽为琴操,却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是韩愈诗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四、结语
《幽兰操》不仅是韩愈对自身品格的写照,也是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通过兰花这一意象,韩愈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坚守信念的精神。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高洁人格的重要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