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生平】彭端淑(1715年-1779年),字乐吾,号仪一,四川丹棱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以诗文著称,尤以散文见长。彭端淑一生经历丰富,思想深刻,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志向与情怀,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化精神。
彭端淑早年勤奋好学,才华横溢,曾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曾在多地任职,政绩显著。晚年归隐乡里,专心著书立说,致力于教育与文学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是关于彭端淑生平的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彭端淑 |
字 | 乐吾 |
号 | 仪一 |
出生年份 | 1715年 |
逝世年份 | 1779年 |
籍贯 | 四川丹棱 |
职业 | 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 |
主要成就 | 散文创作、教育实践、政治理想 |
代表作品 | 《为学》等 |
官职 | 曾任多地官员,如云南、贵州等地 |
思想主张 | 强调勤奋、立志、自强不息 |
晚年生活 | 归隐乡里,专注著述与教学 |
彭端淑的《为学》一文,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文章通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论述,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成为激励后人努力奋斗的经典名篇。
总体而言,彭端淑不仅是一位才学兼备的文人,更是一位具有远大理想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的生平经历与思想成果,对中国古代文化与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