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浩如烟海出处于哪里

2025-08-01 21:38:48

问题描述:

浩如烟海出处于哪里,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1 21:38:48

浩如烟海出处于哪里】“浩如烟海”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书籍、文献或资料非常多,多得像烟和海一样,难以穷尽。那么,“浩如烟海”这个成语究竟出自哪里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来源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浩如烟海
出处 唐代·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
原文 “浩如烟海,不可纪极。”
含义 形容数量极其庞大,难以计数
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书籍、资料、信息等极为丰富

二、出处详解

“浩如烟海”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中。在《昭肃皇帝挽歌辞》中,他写道:“浩如烟海,不可纪极。”这里的“浩如烟海”原意是指书籍或文献的数量之多,如同烟雾弥漫、海洋浩瀚一般,无法统计。

虽然李商隐是最早使用该成语的文人之一,但“浩如烟海”作为固定表达,在后世逐渐被广泛采用,成为形容资料繁多的标准说法。

三、演变与应用

在古代,“浩如烟海”多用于描述典籍、经书、史书等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例如:

- 《四库全书》编纂时,曾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其收录的典籍数量庞大;

- 现代语境中,该成语也被用来形容互联网信息、数据库、学术研究资料等的海量性。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尽管“浩如烟海”广为流传,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

1.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书面材料、文献、知识体系等,不宜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数量;

2. 搭配合理:通常与“书籍”“资料”“信息”等搭配使用;

3. 避免滥用:不要将其用于形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以免造成语义偏差。

五、总结

“浩如烟海”源自唐代李商隐的诗作,原指文献资料之多,现已成为形容信息量庞大的常用成语。在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确保表达准确、自然,避免误用或泛化。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浩如烟海”的出处虽不复杂,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语言价值却值得深入探讨。了解成语的来源,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精准地运用语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