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百无一是历史典故

2025-07-06 12:20:33

问题描述:

百无一是历史典故,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12:20:33

百无一是历史典故】“百无一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一无是处。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释义

“百无一是”字面意思是“一百个中没有一个是好的”,引申为“毫无可取之处”。常用来批评人或事的缺点多、优点少,甚至完全不可取。

二、出处与演变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有才,犹金之有精也。金不精,则不能为器;士不贤,则无以成德。今观其言,百无一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那么他就不具备成为有用之人的条件。

后来,“百无一是”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广泛用于文学、口语及日常交流中。

三、使用场景

场景 使用示例
批评他人 他这个人百无一是,连最基本的责任感都没有。
自我反思 我这次考试成绩很差,简直百无一是。
文学作品 书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百无一是,缺乏真实感。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百无一是”的关系
一无是处 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同义词,意义相近
一无所长 没有任何专长 近义词,侧重能力
一败涂地 彻底失败 强调结果,非直接描述缺点
一文不值 毫无价值 强调价值,与“百无一是”略有不同

五、总结

“百无一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也反映了古人对人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被用作一种批评性的表达方式,提醒人们要不断提升自我,避免成为“百无一是”的人。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百无一是
含义 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用法 批评、自省、文学等
近义词 一无是处、一无所长
反义词 十全十美、出类拔萃

通过了解“百无一是”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汉语文化中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避免误用或过度贬低他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