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见罗敷】一、
《行者见罗敷》是汉乐府诗中的一篇著名作品,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全诗通过一位过路行人(行者)对采桑女子罗敷的赞美,侧面展现了罗敷的美貌与贤德。诗中不仅描绘了罗敷的美丽形象,还通过行者的反应,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推崇。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它不仅是对罗敷个人的颂扬,也反映了古代劳动妇女的勤劳与美好形象,体现了汉代民歌的艺术特色。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品名称 | 行者见罗敷 |
出处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
体裁 | 汉乐府诗(叙事诗) |
作者 | 不详(汉代民间作品) |
主题 | 赞美罗敷的美貌与品德,反映古代劳动妇女的形象 |
内容梗概 | 一位行者在途中遇到采桑的罗敷,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向她求爱,罗敷拒绝并夸耀自己的丈夫。 |
人物形象 | 罗敷:美丽、贤淑、有节操;行者:单纯、热情、有爱慕之情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情节生动,富有生活气息;采用对话形式,增强感染力 |
社会意义 | 反映了汉代社会对女性美德的重视,以及劳动妇女的尊严与价值 |
历史地位 | 汉乐府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 |
三、结语:
《行者见罗敷》虽篇幅不长,但结构紧凑、描写细腻,成功塑造了一个美丽而有气节的女性形象。它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风貌与道德观念的优秀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