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IDiODiD与DiR染料的区别与联系】在荧光染料的应用中,DiIDiODiD(通常简写为DiIDiODiD)和DiR(DiR630、DiR755等)是两种常用于细胞标记、活体成像及示踪实验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尽管它们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存在相似性,但两者在化学结构、发光特性、应用范围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以下是对这两种染料的详细对比与总结。
一、基本概念
- DiIDiODiD:是一种由两个DiI分子通过一个短链连接而成的双功能荧光染料,常用于细胞膜的长期标记。其发射波长约为610 nm,属于近红外区域。
- DiR:是一类常见的脂溶性荧光染料,常见型号包括DiR630和DiR755,分别对应不同的发射波长(约630 nm和755 nm)。DiR主要用于细胞膜或脂质的标记,适用于活体成像和追踪实验。
二、主要区别
特性 | DiIDiODiD | DiR |
化学结构 | 由两个DiI分子组成,具有双链结构 | 单分子结构,含一个荧光基团 |
发射波长 | 约610 nm | DiR630:约630 nm;DiR755:约755 nm |
水溶性 | 较低,需溶于有机溶剂 | 一般较低,需溶于有机溶剂 |
荧光强度 | 中等偏高 | 高 |
细胞穿透能力 | 弱,主要用于细胞膜标记 | 强,可进入细胞内部 |
应用场景 | 长期细胞膜标记、组织切片成像 | 活体成像、细胞追踪、药物递送监测 |
光稳定性 | 一般 | 较好 |
毒性 | 低 | 低 |
三、共同点
- 脂溶性:两者均为脂溶性染料,易于嵌入细胞膜或脂质结构中。
- 近红外发射:均发射在近红外区域,减少背景干扰,适合活体成像。
- 广泛应用:均可用于细胞标记、组织示踪、药物输送研究等领域。
- 需要有机溶剂溶解:使用前需用如DMSO或乙醇等有机溶剂溶解。
四、总结
DiIDiODiD与DiR虽然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决定了各自在实验中的适用场景。DiIDiODiD更适合用于需要长期稳定标记的细胞膜实验,而DiR则因其较高的荧光强度和良好的细胞渗透性,更适用于活体成像和动态追踪实验。
选择哪种染料应根据实验目的、成像条件以及对荧光信号强度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