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铭全文及翻译】《信心铭》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著的一部短篇佛学经典,内容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强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它不仅是禅宗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修行者参悟佛法的指导纲领。
以下是对《信心铭》全文及其翻译的总结与整理:
一、《信心铭》全文
>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 真如自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 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但契本心,自然无碍。
> 依此而修,何虑不办?
> 若起心也,即堕凡夫;若不起心,即是圣人。
> 一念清净,即入佛道。
> 一念无有,即得解脱。
> 一念不生,即得菩提。
> 一念相应,即成正觉。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 若能了达,即得解脱。
> 若知自性,即得自在。
> 一切烦恼,皆由心起。
> 若能转境,即同如来。
> 一切法门,无尽无穷。
> 一念净心,即超三界。
> 一念无相,即入涅槃。
> 一念不生,即见真如。
> 一念不动,即得安乐。
> 一念不疑,即得解脱。
> 一念不退,即成正觉。
> 一念无住,即得自在。
> 一念无我,即得究竟。
> 一念无相,即得清净。
> 一念无思,即得圆满。
二、《信心铭》翻译总结
原文 | 翻译 |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 以无念为宗旨,以无相为本体,以无住为根本。 |
真如自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 真如本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 有情与无情,都能圆满智慧。 |
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 心若不分别,万物一体。 |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
但契本心,自然无碍。 | 只要契合本心,自然没有障碍。 |
依此而修,何虑不办? | 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还有什么不能成就? |
若起心也,即堕凡夫;若不起心,即是圣人。 | 一旦起心动念,就落入凡夫;若不起心,就是圣人。 |
一念清净,即入佛道。 | 一念清净,就能进入佛道。 |
一念无有,即得解脱。 | 一念无有,就能得到解脱。 |
一念不生,即得菩提。 | 一念不生,就能获得菩提。 |
一念相应,即成正觉。 | 一念相应,就能成就正觉。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所有众生,都有佛性。 |
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 只是因为妄想和执着,无法证得。 |
若能了达,即得解脱。 | 如果能够明白,就能得到解脱。 |
若知自性,即得自在。 | 如果知道自性,就能得到自在。 |
一切烦恼,皆由心起。 | 一切烦恼,都来自内心。 |
若能转境,即同如来。 | 如果能转化境界,就与如来一样。 |
一切法门,无尽无穷。 | 一切法门,无边无际。 |
一念净心,即超三界。 | 一念清净之心,就能超越三界。 |
一念无相,即入涅槃。 | 一念无相,就能进入涅槃。 |
一念不生,即见真如。 | 一念不生,就能见到真如。 |
一念不动,即得安乐。 | 一念不动,就能获得安乐。 |
一念不疑,即得解脱。 | 一念不怀疑,就能得到解脱。 |
一念不退,即成正觉。 | 一念不退转,就能成就正觉。 |
一念无住,即得自在。 | 一念无执着,就能得到自在。 |
一念无我,即得究竟。 | 一念无我,就能达到究竟。 |
一念无相,即得清净。 | 一念无相,就能得到清净。 |
一念无思,即得圆满。 | 一念无思,就能得到圆满。 |
三、总结
《信心铭》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刻的禅理,强调“心性”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内心的觉悟来达到解脱。其核心思想是:一切法门归于一心,一切烦恼源于妄念,唯有明心见性,方能得道成佛。
在现代生活中,这一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放下执念、回归本心,追求内在的平静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