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上是什么】一、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陈情表》中的名句,是古代文人表达孤独、凄凉心境的经典语句。这两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孤苦无依、无人陪伴的状态。
然而,许多人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上一句或上下文存在疑问,尤其是“上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指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和上下文内容。
本文将通过整理资料,明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来源、含义及其前后的句子,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语句。
二、内容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陈情表》——李密(西晋) |
原文句子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上下文句子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含义解释 | 表示自己孤独无依,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形容极度的孤独与无助。 |
出处背景 | 李密在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能奉诏出仕的原因,强调自己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家中无人照顾,只能独自一人面对困境。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表达人物内心的孤独、寂寞与无奈。 |
三、补充说明
“茕茕孑立”中的“茕茕”意为孤单的样子,“孑立”指独自站立;“形影相吊”则是说只有自己的身影和影子相互安慰,没有他人陪伴。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低谷时的凄凉处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因家庭变故而陷入孤立无援的现实。
因此,“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上”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词语,而是指其前一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即李密所陈述的家庭状况,正是他“形影相吊”的原因。
四、结语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情感的写照。它让我们看到古人面对孤独时的真实心境,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要更加珍惜亲情与陪伴。
如需进一步了解《陈情表》全文或相关历史背景,可查阅《文选》或相关古典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