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全词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这首词虽短,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辛弃疾词风中难得的清新之作。
一、
《清平乐·村居》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家庭的和谐与自然的宁静。词中刻画了老翁、大儿、中儿、小儿四个人物形象,分别展现了各自的生活状态:老翁饮酒听曲,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卧剥莲蓬。整首词语言朴素,画面感强,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情厚意。
二、内容结构分析表
内容部分 | 原文 | 释义 | 情感表达 |
上片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屋檐低矮,溪边绿草如茵。 | 清新自然的乡村景象,营造出宁静氛围。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有人醉醺醺地用吴地方言说话,是谁家的老夫妻呢? | 表现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息,带有亲切感。 | |
下片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 描写两个儿子勤劳劳作的场景,体现家庭分工。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最喜欢的是小儿子顽皮可爱,在溪边躺着剥莲子。 | 表现孩童的天真活泼,增添生活情趣。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朴实自然:全词用词简单,贴近生活,没有华丽辞藻,却极具感染力。
2. 画面感强:通过“茅檐”、“溪水”、“青草”等意象,构建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3. 人物鲜明:老翁、大儿、中儿、小儿各具特点,形象鲜活,富有生活气息。
4. 情感真挚: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温暖的珍惜。
四、作者背景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他不仅是文学家,也是军事将领,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然而,由于朝廷主和派的压制,他的抱负难以实现。因此,他在词作中常借田园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五、结语
《清平乐·村居》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更是一幅展现人间温情的画卷。辛弃疾以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使这首词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