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有哪些故事】《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中非常著名的一部典籍,它不仅在军事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比喻策略和智慧。虽然《三十六计》并非出自某一位具体的历史人物之手,但它汇集了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各种战术思想,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三十六计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以下将对每一条计策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整理,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掌握其核心内容。
一、三十六计简介
《三十六计》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
1. 胜战计
2. 敌战计
3. 攻战计
4. 混战计
5. 败战计
6. 无计(或称“虚实”)
每一计都蕴含着不同的策略思想,有的强调主动出击,有的则注重避实击虚,还有的讲究心理战与迷惑对手。这些计策不仅是古代战争的智慧结晶,也是现代人处理复杂问题时可以借鉴的思维方式。
二、三十六计及对应故事(简要总结)
序号 | 计策名称 | 简要解释 | 典型故事/出处 |
1 | 声东击西 | 声张攻击东方,实际打击西方,以分散敌人注意力。 | 汉武帝派李广声东击西,击败匈奴。 |
2 | 围魏救赵 | 不直接救援被围困者,而是攻击敌人的后方或重要目标。 | 战国时期,齐国用此计解赵国之围。 |
3 | 借刀杀人 | 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来消灭敌人,自己不直接出面。 | 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曹操损失惨重。 |
4 | 以逸待劳 | 保持己方体力,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 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以逸待劳,大败赵军。 |
5 | 趁火打劫 | 在敌人混乱或危急时趁机进攻。 | 三国时期,刘备趁曹操内乱夺取荆州。 |
6 | 声言攻其不备 | 表面上说要攻打一个地方,实际上却攻击另一个。 | 曹操假意攻打徐州,实则袭击吕布。 |
7 | 以少胜多 | 用少量兵力战胜大量敌人。 |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曹操。 |
8 | 金蝉脱壳 | 用假象迷惑敌人,使自己脱离险境。 | 岳飞在战局不利时假装撤退,实则设伏。 |
9 | 暗度陈仓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做一件事,实际另有所图。 | 刘邦明修栈道,暗中绕道进入关中。 |
10 | 调虎离山 | 引诱敌人离开自己的根据地,便于集中力量打击。 | 周瑜设计让曹操误以为黄盖投降,从而引他出城。 |
11 | 借尸还魂 | 利用旧势力或资源重新崛起。 | 汉朝末年,刘备借助刘表势力壮大自身。 |
12 | 釜底抽薪 | 直接断绝敌人的根本来源,使其无法继续作战。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切断李建成的粮草供应。 |
13 | 浑水摸鱼 | 在混乱中获取利益。 | 诸葛亮在蜀汉内部动荡时巩固权力。 |
14 | 落井下石 | 在别人已经陷入困境时再加害。 | 刘邦在项羽死后,迅速消灭其残余势力。 |
15 | 假道伐虢 | 借路去攻打别国,实际上是为消灭中间的国家。 | 晋国借道虞国灭虢国,事后又灭虞。 |
16 | 偷梁换柱 | 用虚假的东西替换真实的东西,达到欺骗目的。 | 刘备借荆州,实则长期占据。 |
17 | 假戏真做 | 表面装作某种状态,实际上另有企图。 | 周瑜假意投降曹操,实则准备火攻。 |
18 | 顺手牵羊 | 在有利时机趁机获取小利。 | 韩信在战斗中乘势夺取敌方物资。 |
19 |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用对方的方法对付对方。 | 诸葛亮用司马懿的战术反击,使其措手不及。 |
20 | 反客为主 | 把客人变成主人,掌握主动权。 | 刘备从寄人篱下到建立蜀汉,逐步掌控局面。 |
21 | 趁其不备 | 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发动攻击。 |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突袭袁绍粮仓。 |
22 | 以弱胜强 | 用弱势一方战胜强势一方。 |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弱胜强。 |
23 | 一箭双雕 | 一次行动获得双重好处。 | 刘备借荆州,既得到地盘又获得支持。 |
24 | 两面三刀 | 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同时对付两边。 | 诸葛亮表面上支持刘备,实际上也在拉拢其他势力。 |
25 | 无中生有 | 制造假象,使敌人产生错误判断。 | 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迷惑司马懿。 |
26 | 以逸待劳 | 同第4条,重复使用。 | 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以逸待劳,大败赵军。 |
27 | 声东击西 | 同第1条,重复使用。 | 汉武帝派李广声东击西,击败匈奴。 |
28 | 里应外合 | 内部配合外部,共同行动。 | 刘备与刘表联合对抗曹操。 |
29 | 空城计 | 用空城来迷惑敌人,使其不敢进攻。 | 诸葛亮在西城摆空城,吓退司马懿大军。 |
30 | 走为上计 | 在劣势情况下选择撤退,保存实力。 | 诸葛亮北伐失败后选择撤退,避免更大损失。 |
31 | 围而不攻 | 包围敌人但不立即进攻,消耗其士气。 | 刘邦包围项羽于垓下,最终逼其自刎。 |
32 | 以退为进 | 表面退让,实则为下一步进攻做准备。 |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暂时退守,积蓄力量。 |
33 | 假途灭虢 | 借路灭掉中间的国家。 | 晋国借道虞国灭虢国,事后又灭虞。 |
34 | 声东击西 | 同第1条,重复使用。 | 汉武帝派李广声东击西,击败匈奴。 |
35 | 以柔克刚 | 用柔和的方式化解强硬的对抗。 | 诸葛亮用仁德感化南蛮,使其归顺。 |
36 | 以智取胜 | 用智慧战胜敌人,而非单纯依靠武力。 | 诸葛亮用计谋多次击败曹操、司马懿等强敌。 |
三、结语
《三十六计》不仅是一部军事策略集,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无论是古代战场还是现代竞争,这些计策都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发。通过了解这些计策背后的经典故事,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还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提升自己的处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