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哪36个】《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主要来源于古代战争经验的总结,具有极高的战略和战术价值。它不仅在军事上被广泛运用,在商业、人际关系、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策略制定中也常被借鉴。那么,“三十六计”具体是哪36个呢?下面将逐一列出并进行简要说明。
一、三十六计列表
序号 | 计名 | 简要解释 |
1 | 背水一战 | 在绝境中背靠险地作战,激发士兵斗志 |
2 | 围魏救赵 | 攻打敌方后方以解围 |
3 | 声东击西 | 声称攻击东方,实际攻击西方 |
4 | 以逸待劳 | 保持体力,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
5 | 以弱胜强 | 利用对方轻敌心理取胜 |
6 | 欲擒故纵 | 先放松控制,再加以制服 |
7 | 借刀杀人 | 借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 |
8 | 顺手牵羊 | 在对方无防备时趁机夺取利益 |
9 | 金蝉脱壳 | 用假象迷惑敌人,自己悄然撤退 |
10 | 指桑骂槐 | 借题发挥,表面上批评一个,实则指责另一个 |
11 | 草木皆兵 | 战场紧张时,把草木都当作敌人 |
12 | 假道伐虢 | 借道经过别国,实际上是为了消灭它 |
13 | 偷梁换柱 | 用虚假手段替换真实的东西 |
14 | 笑里藏刀 | 表面友好,暗地里设下陷阱 |
15 | 暗度陈仓 | 明修栈道,暗地里另辟蹊径 |
16 | 空城计 | 用空虚的场面吓退敌人 |
17 | 反客为主 | 把被动变为主动,掌握局势 |
18 | 美人计 | 利用美人诱惑敌人,使其放松警惕 |
19 | 激将计 | 用言语激怒敌人,使其失去理智 |
20 | 走为上计 | 无法对抗时,选择撤退 |
21 | 借尸还魂 | 利用旧势力或资源重新崛起 |
22 | 调虎离山 | 引诱敌人离开其有利位置 |
23 | 声言引诱 | 故意暴露弱点,引诱敌人进攻 |
24 | 釜底抽薪 | 直接切断敌人的根本来源 |
25 | 浑水摸鱼 | 在混乱中获取利益 |
26 | 乘火打劫 | 在别人遭难时趁机夺取好处 |
27 | 落井下石 | 在敌人已经失败时进一步打击 |
28 | 隔岸观火 | 看着别人争斗,不参与其中 |
29 | 欲盖弥彰 | 想掩盖真相,反而更加明显 |
30 | 每见每闻 | 观察细节,把握机会 |
31 | 瞒天过海 | 用欺骗手段掩盖真实意图 |
32 | 拈花惹草 | 用温柔手段迷惑敌人 |
33 | 虚张声势 | 装出强大的样子,吓退敌人 |
34 | 旁敲侧击 | 不直接攻击,而是从侧面入手 |
35 | 李代桃僵 | 用自己的损失换取他人的利益 |
36 | 走为上计 | 与第20计重复,有时也被视为“走为上策” |
二、总结
“三十六计”不仅是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生活中处理复杂问题的重要参考。每一计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灵活运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部分计策在今天看来可能带有策略性甚至有些“诡诈”的意味,但在适当的场合下,它们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了解并掌握这些计策,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冷静、更理性地做出决策,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