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居鷇饮出处于哪里】“鹑居鷇饮”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常用来形容生活简朴、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状态。它由“鹑居”和“鷇饮”两部分组成,分别指鹌鹑般的居住方式和雏鸟般的饮水习惯,象征着一种清贫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一、
“鹑居鷇饮”最早见于《庄子·列御寇》篇,原文为:“鹑居而鷇饮,不与万物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鹌鹑住在低矮的地方,雏鸟饮水于浅水,它们不与万物争夺资源,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后人以此比喻隐士或淡泊名利之人的生活方式。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也常用来形容那些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鹤居鷇饮(注:正确应为“鹑居鷇饮”,“鹤”为误写) |
出处 | 《庄子·列御寇》 |
原文 | “鹑居而鷇饮,不与万物争。” |
含义 | 比喻隐居山林、生活简朴、不与世争的生活方式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描写,表达对自然、淡泊生活的向往 |
现代使用 | 较少,多见于古文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
相关成语 | 避世隐居、安贫乐道、归隐山林 |
三、补充说明
虽然“鹑居鷇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
在阅读古籍或研究传统文化时,了解这类成语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文献中的具体运用,可结合《庄子》及其他先秦诸子著作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