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它形容某事非常常见,让人觉得不奇怪。但你是否知道,“司空”这个词原本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司空”,而是古代的一个官职名称?那么,“司空”到底指的是谁呢?
一、成语“司空见惯”的来源
“司空见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诗中的一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锦句头。”原意是说,李司空(即李绅)对这些风流韵事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新奇。
这里的“司空”是一个官职名,而非“司空”二字的字面意思。因此,成语“司空见惯”最初并不是指“司空”这个人,而是借用了“司空”这一官职来表达一种常见的现象。
二、“司空”是谁?
“司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后来在汉代、唐代等朝代都有沿用。
1. 官职含义:
- 司空:古代三公之一(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后世也称为“司空”,主要负责工程、建筑、水利等事务。
- 在不同朝代,“司空”的职责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属于高级官员。
2. 典型人物——李绅
在“司空见惯”这个成语中提到的“李司空”,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绅。
-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是中唐时期的诗人、政治家。
- 他因写有《悯农》诗而闻名于世,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他在仕途上曾担任过多个要职,包括“司空”。
所以,“司空见惯”中的“司空”实际上是指李绅,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司空”一词。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司空见惯 |
出处 | 唐代刘禹锡《赠李司空妓》 |
“司空”含义 | 古代官职,三公之一 |
指的是谁 | 唐代诗人李绅 |
成语原意 | 李绅对风流之事已习以为常 |
现代含义 | 形容某事非常常见,不觉得奇怪 |
四、结语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虽然现在用来形容事情常见,但它的出处却与一位唐代官员有关。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它们。下次再听到“司空见惯”,不妨多想一想,这背后还藏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