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索裘造句】“大寒索裘”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大寒而索裘,其不亦晚乎?”意思是:在天气已经非常寒冷的时候才去寻找皮衣,显然是太晚了。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做事时机不当,或在问题已经发生后才采取行动,为时已晚。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大寒索裘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释义 | 比喻做事时机不当,或在问题发生后才采取行动,为时已晚 |
用法 | 用于批评或提醒人们应提前准备、把握时机 |
近义词 | 亡羊补牢、事倍功半 |
反义词 |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
二、常见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直到公司濒临破产才想起要改革,简直是大寒索裘。 | 表达对事后补救的无奈与批评 |
市场已经饱和了,现在才进入这个行业,真是大寒索裘。 | 指时机过晚,难以成功 |
他等到孩子生病了才去医院检查,这完全是大寒索裘的做法。 |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
如果你总是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工作,那就等于大寒索裘。 | 提醒人们要有计划性 |
这个政策出台得太迟了,简直是在大寒索裘。 | 用于评价政策或措施的滞后性 |
三、使用建议
“大寒索裘”虽然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贬低他人。它更适合用于自我反思或对他人行为提出建设性意见时,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和正确使用“大寒索裘”,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前瞻性思维,避免因时机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