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贬潮阳路八千全诗】“夕贬潮阳路八千”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是该诗中的名句之一。此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诗中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悲愤、无奈以及对家国命运的关切。
“夕贬潮阳路八千”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韩愈被贬往潮阳(今广东潮州)的遥远路程,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巨大痛苦与不平。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韩愈政治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分析及内容整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 作者 | 韩愈(唐代) | 
| 创作背景 |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 | 
| 名句 | “夕贬潮阳路八千” | 
| 诗句含义 | 描述被贬潮阳的遥远路程与内心的苦闷 | 
| 情感基调 | 悲愤、哀怨、忠诚、无奈 |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象鲜明 | 
| 历史意义 | 反映了唐代士大夫的政治立场与精神风貌 | 
结语:
“夕贬潮阳路八千”不仅是韩愈个人遭遇的真实写照,也象征着古代文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挣扎与坚守。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唐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了解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韩愈的品格与时代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