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一、原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二、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如梦令 |
作者 |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 |
创作背景 | 此词为李清照回忆少女时期一次出游经历,描绘了她在溪亭游玩后沉醉忘返的情景。 |
主题思想 | 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 |
艺术特色 | 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通过“沉醉”、“误入”、“惊起”等动词生动刻画情景。 |
情感表达 | 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又略带惆怅的情感。 |
三、原文注释
- 常记:常常记得。
- 溪亭:溪边的亭子,是词人游玩的地方。
- 日暮:傍晚时分。
- 沉醉:因饮酒或陶醉于景色而失去理智。
- 不知归路:不知道回家的路。
- 兴尽:玩得尽兴。
- 回舟:返回小船。
- 误入:不小心进入。
- 藕花深处:荷花丛中。
- 争渡:奋力划船。
- 惊起一滩鸥鹭:惊飞了一群鸥鸟和鹭鸶。
四、白话翻译
常常记得在溪边的亭子里,天色已晚。
我喝得微醺,忘记了回家的路。
玩得尽兴后才乘船回去,却误入了荷花深处。
拼命地划着船,划着船,
惊飞了满滩的鸥鸟和鹭鸶。
五、赏析要点
1. 情景交融:全词以回忆的方式展开,通过描绘黄昏、溪亭、酒醉、藕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2. 语言简练:全词仅33字,却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完整的小场景,体现了李清照高超的艺术造诣。
3. 情感细腻:虽未直抒胸臆,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淡淡的哀愁。
4. 画面感强:“争渡,争渡”两句节奏明快,仿佛能听到划船的声音;“惊起一滩鸥鹭”则让整幅画面灵动起来。
六、结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她对生活情趣的敏锐捕捉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全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它不仅是李清照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