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生意思是什么】“苟且偷生”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命,但缺乏真正的追求和理想。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生存而放弃原则、不思进取的人。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苟且 | 指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不求长远发展 |
偷生 | 指勉强活着,没有尊严或目标地生活 |
整体含义:
“苟且偷生”指人为了活下去而不择手段,只图暂时的生存,不顾道德、尊严或未来的打算。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民皆有死,谁无父母?苟且偷生,何以立身?”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常见于文学作品、评论文章中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作谓语、定语使用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忍辱偷生、苟延残喘 |
反义词 |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奋发图强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消极态度 | 他整天无所事事,只是苟且偷生,毫无上进心。 |
描述社会现象 | 在某些环境下,人们不得不苟且偷生,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描写主人公在战乱中苟且偷生,最终找到希望。 |
五、总结
“苟且偷生”虽然字面意思是“勉强活着”,但其背后往往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意味。它提醒我们,人生不应只是为了生存而活,更要有目标、有尊严、有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努力避免“苟且偷生”的状态,积极面对挑战,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成语词典》或相关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