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的主人公是谁】“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到了一个东西后还想要另一个。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将领在取得胜利后又继续扩张势力的故事。
一、成语背景总结
“得陇望蜀”原意是:已经取得了陇地(今甘肃一带),却又想夺取蜀地(今四川一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岑彭传》中,讲述的是东汉名将岑彭在平定隗嚣之后,又进一步向蜀地进军的故事。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对贪婪欲望的讽刺。
二、主人公是谁?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 |
主人公 | 岑彭 |
成语含义 | 贪心不足,得到一个还想再要一个 |
历史背景 | 东汉初年,岑彭率军平定隗嚣,占领陇地后,又继续进攻蜀地 |
后世用法 | 多用于批评人贪得无厌 |
三、人物简介
岑彭,字君然,是东汉初年的著名将领,曾跟随光武帝刘秀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他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为人正直,深受朝廷信任。然而,在“得陇望蜀”的故事中,他的行为也被后人解读为对权力和领土的不断追求,体现了古代将领在统一过程中常见的扩张心理。
四、成语延伸理解
“得陇望蜀”虽然最初是描述岑彭的军事行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贬义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那些在获得一定利益后仍不满足,继续追求更多的人。它提醒人们要知足常乐,不要因贪心而失去已有的成果。
五、结语
“得陇望蜀”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体现。通过了解它的来源和主人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现实警示。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成功时,应保持理性与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