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具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具”字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于表示“具备、具有、工具、器具”等含义。在成语中,“具”字也经常出现,形成一些意义丰富、结构独特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带有“具”字的常见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以下是部分常见的带“具”字的成语,涵盖了不同的语义和用法: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具体而微 | 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已具备,但规模较小。 | 《礼记·大学》 |
巧妙绝伦 | 形容技艺或方法非常巧妙,没有能比得上的。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一应俱全 | 一切需要的东西都有,齐全完备。 | 《红楼梦》 |
精雕细琢 | 原指雕刻细致,后多用来形容写作或艺术创作精益求精。 | 《诗经·大雅·抑》 |
面面俱到 | 处理事情考虑周全,各方面都照顾到。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具体而论 | 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笼统地谈。 | 《史记·项羽本纪》 |
举一反三 | 从一个例子推知其他,形容善于类推。 | 《论语·述而》 |
具体措施 | 指实际可行的行动方案或办法。 | 现代汉语常用表达 |
完备无缺 | 完整、齐全,没有任何缺陷。 | 现代汉语常用表达 |
虚位以待 | 空着位置等待合适的人来担任。 | 《战国策·齐策四》 |
二、说明
这些成语中的“具”字,有的表示“具备”,如“一应俱全”、“具足”;有的则作为名词使用,如“器具”、“工具”。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理解其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具”字在成语中较为常见,但并不是所有成语都适合频繁使用,尤其是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含有“具”字的成语。希望对你的学习或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