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风字的成语和诗句】在汉语中,“风”是一个常见且富有意境的字,常用于成语和古诗词中,表达自然景象、人情世故或情感状态。无论是成语还是诗句,“风”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对“带风字的成语和诗句”的总结与整理。
一、带“风”字的成语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风和日丽 | 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 常用于描写美好天气 |
风雨同舟 | 比喻共同经历困难 | 多用于团结合作的情境 |
风花雪月 | 原指四时美景,后多指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 现多含贬义 |
风声鹤唳 | 形容惊慌失措、疑神疑鬼 | 出自《晋书·谢玄传》 |
风驰电掣 | 形容速度极快 | 常用于形容车马或动作迅速 |
风起云涌 | 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声势浩大 | 多用于描述社会或局势变化 |
风调雨顺 | 指风雨适合农时,气候适宜 | 多用于形容农业丰收的年景 |
风言风语 | 指没有根据的流言蜚语 | 多用于批评不实之言 |
风餐露宿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多用于描写行军或旅行 |
风流人物 | 指有才华、有成就的人 | 多用于赞美杰出人物 |
二、带“风”字的诗句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东风夜放花千树。”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登高》 | 杜甫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 | 李白 |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秋风辞》 | 刘彻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史记·刺客列传》 | 司马迁(改编)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游山西村》 | 陆游 |
“风飘飘而吹衣,水汤汤而扬波。” | 《涉江》 | 屈原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武陵春》 | 李清照 |
三、总结
“风”字在成语和诗句中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它既可以表现自然之美,也可以象征人生百态。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态度;通过诗句,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无论是“风和日丽”的宁静美好,还是“风起云涌”的激烈动荡,“风”字都在语言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学习这些带有“风”字的成语和诗句,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