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正确的政绩观应当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原则,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做到为民谋利、为国担当。
一、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
内容 | 说明 |
1.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政绩观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 |
2. 提升政府公信力 | 正确的政绩观有助于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
3. 防范腐败风险 | 坚持正确政绩观,有助于遏制“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腐败行为。 |
4. 实现可持续发展 | 以长远眼光看待政绩,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类型 | 具体表现 |
形式主义 | 追求表面成绩,忽视实际效果。 |
官僚主义 | 脱离群众,缺乏服务意识。 |
短期行为 | 追求短期效益,忽视长期发展。 |
个人主义 | 以个人利益为重,忽视集体和群众利益。 |
三、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方面 | 具体措施 |
1. 强化理论学习 | 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 |
2. 坚持群众路线 | 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意,了解民情。 |
3. 完善考核机制 |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评价体系,避免单一指标。 |
4. 加强监督问责 | 对违反政绩观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
5. 注重实效导向 | 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提升工作实效。 |
四、典型案例分析(简要)
案例名称 | 情况概述 | 启示 |
某地扶贫项目 | 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落实帮扶政策,实现脱贫目标。 | 政绩应以实际成效为导向。 |
某市“形象工程” | 修建豪华建筑,耗费大量资金,却未改善民生。 | 避免脱离实际的政绩追求。 |
五、总结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的政治原则和价值导向。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唯有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满意、社会认可、组织信任的政绩成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