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满志是什么意思】“踌躇满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心中充满自信和抱负,但又因为某些原因而犹豫不决、难以立即行动的状态。这个成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矛盾的意味,具体含义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踌躇 | chóu chú | 犹豫、迟疑不决 |
满志 | mǎn zhì | 心中充满志向、抱负 |
整体含义:指一个人内心充满志向和抱负,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显得犹豫不决,无法立即行动。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𬴃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后世引申为“踌躇满志”。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重大选择或挑战时的心理状态,既表现出对未来的信心,又因顾虑重重而迟迟未动。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志在必得、胸有成竹、踌躇不定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优柔寡断、毫无斗志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虽然踌躇满志,但对新项目仍有些顾虑。 |
学习生活 | 面对考试,他踌躇满志,却迟迟没有开始复习。 |
人生抉择 | 她踌躇满志地准备创业,但资金问题让她犹豫不决。 |
五、总结
“踌躇满志”是一个带有复杂情绪色彩的成语,它既表达了一个人内心的雄心壮志,也反映出其在实际行动上的犹豫与不安。这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尤其在面临重要决策或挑战时更为明显。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或他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
成语 | 踌躇满志 |
含义 | 内心充满志向,但因犹豫而未能行动 |
出处 | 《庄子·养生主》 |
用法 | 描述人面对选择时的心理状态 |
情感色彩 | 复杂,既有积极也有消极 |
使用建议 | 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