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成语耳提面命有什么典故

2025-09-04 16:18:55

问题描述:

成语耳提面命有什么典故,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4 16:18:55

成语耳提面命有什么典故】“耳提面命”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长辈对晚辈的叮嘱、教导非常恳切、细致。这个成语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来源与含义。

一、成语释义

耳提面命:字面意思是“耳朵被提起,脸面对着讲”,比喻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教诲,语气恳切,态度严肃,叮嘱反复,令人难以忘怀。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抑》:

>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我闻曰:‘君子有恭,敬以承之。’”

但更直接的引用是后世文人对其的化用,如唐代韩愈在《赠张籍》中写道:

> “周鼎不饰,而耳提面命。”

这里“耳提面命”被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认真教导。

三、典故来源

“耳提面命”并非出自单一的历史事件,而是来源于古代儒家教育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古代,师长对待弟子不仅通过书信、讲授传授知识,还会亲自面对面地进行指导,甚至在耳边低声细语,反复强调重点,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耳提面命”。

在《礼记·曲礼上》中也有类似表达:“父命呼,唯谨听;母命呼,唯谨应。”这体现了古代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导,与“耳提面命”的精神是一致的。

四、成语用法

- 褒义词:用于形容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教导。

- 常见搭配:耳提面命地教导、耳提面命地叮嘱。

五、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耳提面命
出处 《诗经·大雅·抑》、韩愈《赠张籍》
原意 长辈对晚辈的恳切教导
现代用法 形容叮嘱、教诲非常细致、恳切
典故来源 古代儒家教育方式,师长亲授
含义 强调教导的认真、细致和情感投入
情感色彩 褒义
使用场景 教育、家庭教育、文学作品等

六、结语

“耳提面命”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重视教育的一种体现。它提醒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来自长辈的指导和关爱是非常宝贵的。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他人的教诲,也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深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