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靡靡之音的靡靡是什么意思

2025-08-17 15:16:37

问题描述:

靡靡之音的靡靡是什么意思,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7 15:16:37

靡靡之音的靡靡是什么意思】“靡靡之音”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音乐柔弱、低沉,甚至带有颓废色彩的声音。但其中的“靡靡”二字,却常常让人产生疑惑:到底“靡靡”是什么意思?

本文将从字义、历史背景和现代用法三个方面,对“靡靡之音”中的“靡靡”进行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字义解析

“靡”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常见的有:

字义 解释 举例
倒下、败坏 表示衰败、不振 靡靡之音
柔弱、细腻 形容声音柔和 靡靡如丝
无意义 有时作为词缀,无实际意义 靡丽、靡艳

在“靡靡之音”中,“靡”主要表示“柔弱、轻细”的意思,而“靡靡”则是叠词,强调声音的绵延不断、柔弱无力。

二、历史背景

“靡靡之音”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郑子产曰:‘夫乐,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纪也。’……今郑声淫,而民从之,是故君子恶之。”这里的“郑声”指的是郑国的音乐,被认为过于柔美、浮华,容易使人沉迷,从而影响道德。

后来,“靡靡之音”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批评的象征,常用于指代那些不符合正统审美、过于柔弱或享乐主义的音乐风格。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语境中,“靡靡之音”多用于贬义,指代那些听起来软弱无力、缺乏力量感的音乐,有时也用于批评某些文化现象,认为其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成语 靡靡之音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靡靡”含义 柔弱、轻细、绵延不断
历史背景 起源于对郑国音乐的批评,后演变为文化批判用语
现代用法 多为贬义,指柔弱无力、缺乏力量感的音乐或文化现象
语言特点 叠词结构,增强语气,突出柔弱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靡靡之音”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音乐与道德关系的思考。理解“靡靡”二字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成语的深层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