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攲器是什么】“攲器”是一个古代器物名称,源自中国古代的礼仪与哲学思想。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常被用来象征谦虚、自省和中庸之道。在历史文献中,“攲器”常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相关联,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
一、
“攲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容器,其设计独特,具有倾斜、易倾的特点。它最早见于《荀子·宥坐》篇,其中记载了孔子观攲器的故事,用以说明“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攲”的道理,强调为人处世应保持谦逊、适度,避免极端。
攲器的构造简单但寓意深刻,常用于教育和礼仪场合,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觉,防止骄傲自满。在后世文化中,攲器也常被引申为一种象征性物品,代表智慧与自我反省的精神。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攲器 |
出处 | 《荀子·宥坐》 |
含义 | 象征谦虚、自省、中庸之道 |
特点 | 倾斜易倒,无水时自然倾斜,盛水后稳定,满则倾 |
用途 | 礼仪、教育、哲学象征 |
哲学意义 | “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攲”——警示人不可自满 |
文化影响 | 儒家思想的重要象征,常用于教学和修身 |
现代应用 | 多作为文化符号出现在博物馆、书籍及教育材料中 |
通过了解“攲器”,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古人对器物与思想结合的智慧,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处事的启示。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