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意是:如果鸟巢被倾覆了,怎么可能还有完整的蛋呢?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国家或集体遭遇重大变故时,个人也难以独善其身,往往会被牵连或受害。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
出处 | 《后汉书·王允传》 |
拼音 | qīng cháo zhī xià, ān yǒu wán luǎn |
字面意思 | 鸟巢倾倒,蛋怎么还能完整? |
引申义 | 国家或集体遭受灾难时,个人也难保平安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强调共同命运 |
二、出处与历史背景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允传》中,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局动荡时期,王允因参与诛杀董卓而遭到迫害的故事。当时有人劝他逃亡,他说:“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是说,如果整个朝廷(鸟巢)都倾覆了,自己又怎能独自保全?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大势已去,个人无力回天”的经典语句。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1. 职场环境:当公司面临倒闭或裁员危机时,员工可能会感叹“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表示大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2. 政治局势:在国家动荡或政策变化时,民众常用此句表达对未来的担忧。
3. 人际关系:朋友之间若遇到困难,也会用这句来表达彼此共患难的情感。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倾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关系 |
同舟共济 | 共同面对困难 | 表达团结一致,但更强调合作 |
祸福相依 | 祸与福相互关联 | 更侧重于命运的不确定性 |
落井下石 | 在别人落难时加害 | 与本成语意义相反,强调恶意 |
五、总结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大环境的变化时,个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唯有顺应时势、保持警觉,才能在风雨中寻得一线生机。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这句古语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