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国破山河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山河依旧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
一、
“国破山河在”出自杜甫的《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755年—763年)。此时唐朝由盛转衰,战乱频发,人民流离失所,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战乱中目睹了国家的破碎与山河的依旧,内心充满悲愤与无奈。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二、历史背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杜甫《春望》 |
创作时间 | 约公元757年(安史之乱期间) |
作者 |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历史事件 | 安史之乱(755年—763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
国家状况 | 唐朝由盛转衰,中央政权受到严重冲击,社会动荡不安 |
诗人心境 | 感叹国家破碎,山河依旧,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乱的痛心 |
诗句含义 | “国破”指国家遭受战乱破坏,“山河在”表示自然景观依旧存在,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战乱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
三、结语
“国破山河在”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无数百姓命运的真实写照。它提醒我们,历史的变迁往往伴随着痛苦与牺牲,而诗人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一切,使后人得以铭记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