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全诗

2025-10-09 21:22:37

问题描述: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全诗,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9 21:22:37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全诗】《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抒情词。全词以孤鸿自喻,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坚守高洁、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追求。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与分析。

一、原文内容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幽人”形象,借“孤鸿”的意象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清高。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在困境中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三、关键词解析

关键词 含义解释
拣尽寒枝 比喻选择清高的环境或志向,不愿妥协于世俗。
不肯栖 表达不愿屈从于现实,保持独立人格的态度。
寂寞沙洲冷 象征孤独、清冷的处境,也暗示内心深处的孤傲与坚定。
幽人 指隐士或有才德而不愿出仕的人,暗指苏轼自身。
孤鸿 比喻孤独的诗人,象征高洁、不随俗的品格。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通过“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2. 情感深沉:词中情感由外到内,层层递进,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3. 语言凝练:全词仅44字,但意境深远,极具表现力。

4. 哲理意味:通过描写孤鸿的选择,表达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坚持。

五、思想内涵

本词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它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独立人格、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生信念。

六、结语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不仅是苏轼个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坚守内心的原则与理想,不为外界所动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