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一、
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诗中通过描写秋夜月光下的孤独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年代亲人离散的无奈与悲痛。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杜甫思乡怀人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诗歌原文、翻译、赏析三方面进行梳理,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便于理解与记忆。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表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月夜忆舍弟》 |
作者 | 杜甫(唐代) |
诗体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战乱与家人失散,借月夜抒发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
原文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翻译 | 今晚鄜州的月亮,妻子独自望着它。 我遥远地怜惜年幼的儿女,他们还不懂得思念长安。 雾气沾湿了她的鬓发,清冷的月光照着她洁白的手臂。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靠着透明的窗纱,让月光照在我们脸上,泪水不再干涸? |
主题思想 | 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战乱带来的骨肉分离之痛。 |
艺术特色 |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 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 3. 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
情感表达 | 深沉、含蓄、凄凉,充满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
历史评价 | 被认为是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代表,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
三、结语
《月夜忆舍弟》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一幅描绘战争年代人民苦难生活的缩影。杜甫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动荡紧密结合,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也能体会到他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