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翻译及原文】《问说》是清代学者刘开所写的一篇散文,旨在阐述“问”的重要性,强调学习过程中提问的重要性。文章语言精炼,逻辑清晰,对后人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原文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疑,非问无以明;疑则有进,进则有成。故曰:善问者,如攻玉焉,琢之磨之,玉亦随之而就。
夫是故,不耻下问,谓之善问。古之贤者,未尝不以问为务。孔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又曰:“吾与点也。”其意盖谓,多闻多见,而后能有所得也。
然则,问何以贵乎?以其能启思,导疑,广识,益智也。今之人,或耻于问,或畏于问,或懒于问,此皆非学之道也。
故曰:问者,学之始也;答者,学之终也。知问,则知学;知学,则知道。
二、翻译
问说译文
君子在求学时必定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没有学习就无法产生疑问,没有提问就无法明确道理;有疑问才能进步,进步才能成功。所以说:善于提问的人,就像打磨玉石一样,不断琢磨,玉石也会因此变得完美。
因此,不以向别人请教为耻,叫做善于提问。古代的贤人,无不重视提问。孔子说:“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又说:“我赞同点的观点。”他的意思大概是说,要多听多看,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那么,为什么提问如此重要呢?因为它能够激发思考,引导疑惑,拓宽见识,增长智慧。现在的人,有的因为害羞而不愿提问,有的因为害怕而不愿提问,有的因为懒惰而不愿提问,这些都是不符合学习之道的。
所以说:提问是学习的开始;回答是学习的结束。懂得提问,就懂得学习;懂得学习,就懂得道理。
三、总结与对比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核心观点 | 君子之学必好问 | 学习必须善于提问 |
提问的作用 | 非学无以疑,非问无以明 | 没有学习就不会有疑问,没有提问就不会明白道理 |
提问的意义 | 疑则有进,进则有成 | 有疑问才有进步,有进步才能成功 |
善问的标准 | 不耻下问 | 不以提问为耻 |
古人态度 | 古之贤者,未尝不以问为务 | 古代贤人无不重视提问 |
孔子的话 |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做事勤快,说话谨慎 |
问的价值 | 问能启思,导疑,广识,益智 | 提问可以激发思考、引导疑惑、拓展知识、增长智慧 |
当代问题 | 或耻于问,或畏于问,或懒于问 | 现代人常因羞耻、恐惧、懒惰而不愿提问 |
学习之道 | 问者,学之始也;答者,学之终也 | 提问是学习的开始,回答是学习的结束 |
四、结语
《问说》通过论述“问”的重要性,强调了提问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动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提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只有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