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的意思】“负隅顽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处于劣势或被包围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抗、不愿投降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或一方势力在面临绝境时的顽强抵抗态度。
一、成语解析
- 出处: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其君无道,其民不亲,而子独以一旅之众,负隅顽抗。”
- 字面意思:“负隅”指依靠险要地形;“顽抗”指坚决抵抗。
- 引申义:比喻在失败或被围困的情况下,仍不屈服、继续反抗。
二、词义总结
词语 | 含义 | 使用场景 |
负隅 | 依靠险要地形 | 描述防守位置 |
顽抗 | 坚决抵抗 | 表示不投降、不放弃 |
负隅顽抗 | 在劣势中仍坚持抵抗 | 多用于军事、政治或个人对抗 |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带有贬义色彩,暗示对方虽已无胜算,却仍不愿认输。
- 例句:
- 敌军虽然已被包围,但仍负隅顽抗,不肯投降。
- 尽管形势不利,他依然选择负隅顽抗,不愿轻易认输。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坚持抵抗、死战不降、负险固守 |
反义词 | 投降认输、缴械投降、束手就擒 |
五、使用建议
“负隅顽抗”适用于描述在明显劣势下仍不屈服的情况,适合用于历史事件、战争描写、人物性格刻画等场景。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造成歧义。
总结:
“负隅顽抗”强调的是在绝境中的坚持与反抗,虽然可能显得固执甚至不合时宜,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语言表达和人物行为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