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缩写】“紫禁城”是北京故宫的旧称,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家宫殿的总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以下是对“紫禁城”的简要总结与信息整理。
一、
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历时14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宫。其名称“紫禁城”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紫微垣”,象征皇帝居于天界之中,不可轻易进入,故称“紫禁”。
整个宫殿群占地约72万平方米,拥有9800余间房屋,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紫禁城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今,紫禁城已作为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成为全球游客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紫禁城 |
英文名称 | Forbidden City |
建造时间 | 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1420年)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
建筑风格 | 明清皇家宫殿建筑风格,以对称布局、黄色琉璃瓦、红墙金门为特色 |
建筑面积 | 约72万平方米 |
房屋数量 | 约9800间 |
文化意义 | 中国古代皇权象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代表 |
当前用途 | 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的博物馆 |
门票价格 | 根据季节和票种不同,成人票约60元至120元不等 |
开放时间 | 8:30—17:00(旺季);8:30—16:30(淡季) |
旅游建议 | 建议提前预约,避开节假日高峰,穿着舒适,注意文物保护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紫禁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