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及翻译】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著称。他的事迹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为《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译及。
一、原文:
>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在官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
二、翻译:
范仲淹年少时就胸怀大志,常常把天下的责任放在自己肩上。他曾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他在做官时,不因外物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得失而悲伤。身居高位时,他担忧百姓;身处民间时,他仍关心君主。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他都感到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快乐呢?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三、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出处 | 《岳阳楼记》节选或相关历史记载 |
主题思想 | 强调士人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提倡“先忧后乐”的人生观 |
核心语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人物形象 | 志向远大、心系苍生、不计个人得失的士人典范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文化影响 | 成为中华文化中“忧国忧民”精神的象征 |
四、总结
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具有崇高理想和道德情操的文人。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核。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范仲淹的生平与思想,也深刻体会到古代士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