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苏幕遮】《苏幕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代表词作之一,虽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该词以秋景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作品概述
《苏幕遮》原题为《苏幕遮·怀旧》,全词如下: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山远近,路迢迢,香山红叶,尽日西风里。
> 倦游京洛,久客他乡,归梦难成。
> 叹故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惆怅处,明月高楼,想见当时,倚栏人。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引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范仲淹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
二、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苏幕遮·怀旧》 |
作者 | 范仲淹(北宋) |
创作背景 | 作者长期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浓厚,借秋景抒发内心情感 |
主题思想 | 思念故乡、感叹人生漂泊、抒发离愁别绪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
代表句 | “碧云天,黄叶地”、“归梦难成”、“暮霭沉沉,楚天阔” |
三、赏析要点
1. 自然意象的运用:词中“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等描写,营造出一幅深秋图景,奠定了整首词的凄凉氛围。
2. 情感表达含蓄:作者没有直接表达思乡之苦,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
3. 结构紧凑:全词虽短,但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层层递进,情感由景入情,由情入思,层次分明。
四、历史评价
范仲淹不仅是政治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词作虽不如其散文那样广为人知,但在词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苏幕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结语:
《苏幕遮》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范仲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一位文人在漂泊生涯中的孤独与坚守,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