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城出自哪个诗句】“一见倾城”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女子美貌的成语,意指女子容貌出众,令人倾倒。这个成语最早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尤其与汉代乐府诗有关。
一、总结
“一见倾城”最早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中的句子:“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句话原本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足以令整个城池为之倾倒,后来逐渐演化为“一见倾城”,成为形容女子美貌的经典表达。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原文句子 | 含义说明 |
一见倾城 | 汉代乐府诗 |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形容女子美貌惊人,令人倾倒 |
一顾倾城 | 《长歌行》 |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原始表达,强调女子美貌的震撼力 |
倾城倾国 | 后世演变 | 多用于诗词中,形容绝色佳人 | 延伸意义,常用于赞美女性美貌 |
三、延伸解读
“一见倾城”虽然在现代多用于形容女子美貌,但其原始出处却带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倾城”不仅是对美貌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个女子的美貌竟能让一座城池为之动容,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此外,“一顾倾城”也常被后世文人引用,如唐代诗人李贺、宋代词人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过类似表达,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成语的文化底蕴。
四、结语
“一见倾城”作为一句经典成语,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女性美的高度赞美。它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与敬畏。了解其出处与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