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捕蛇者说原文及注释

2025-09-21 00:38:38

问题描述:

捕蛇者说原文及注释,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00:38:38

捕蛇者说原文及注释】《捕蛇者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一个捕蛇者的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疾苦。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现实意义。

一、文章总结

《捕蛇者说》讲述了作者在永州任职期间,遇到一位以捕蛇为生的老人。这位老人虽然常年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但因为朝廷对蛇的征税政策,他反而比那些从事农耕的人更少受到赋税之苦。柳宗元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当时苛政的不满,并提出了“苛政猛于虎”的观点,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减轻百姓负担。

二、原文与注释对照表

原文 注释
余闻而愈悲。 我听了之后更加悲伤。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你要怜悯我并让我活下去吗?
虽然,吾乡邻之生死乎? 虽然如此,我的邻居们却常常死于非命。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矣。 现在我已经做了十二年的捕蛇工作了。
时而献焉。 有时(把蛇)献上去。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这些情况。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问他,他说:“我的祖父死在这上面,我的父亲也死在这上面。”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矣。 现在我已经做了十二年的捕蛇工作了。
且吾不以捕蛇则已,吾力能捕蛇,又安能无饥? 如果我不捕蛇的话就罢了,我有能力捕蛇,怎么会没有饭吃呢?
苛政猛于虎也。 苛刻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狠。

三、内容要点总结

- 主题思想: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府对百姓的压迫,尤其是赋税制度对普通民众的残酷影响。

- 写作手法:采用对比、反衬等手法,突出捕蛇者虽险却相对安稳的生活状态。

- 人物形象:捕蛇者是一个勤劳、坚韧、无奈的底层百姓代表。

- 情感表达:柳宗元通过叙述捕蛇者的故事,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统治者昏庸的愤懑。

四、延伸思考

《捕蛇者说》不仅是一篇记叙文,更是一篇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议论文。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治国之道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疾苦,避免因政策不当而导致民不聊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体恤百姓疾苦的优良传统。

如需进一步分析文中具体语句或探讨其历史背景,可继续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