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厉胆薄是什么意思】“色厉胆薄”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严厉、强硬,但实际上内心胆小、懦弱。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表面上表现得非常强势或威严,但在关键时刻却缺乏勇气和担当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色厉胆薄 |
拼音 | sè lì dǎn bó |
出处 | 《史记·张仪列传》:“其人虽有智,而无勇;虽有勇,而无谋。”(虽非直接出处,但类似表达常见于古代文献) |
含义 | 表面强硬,内心怯懦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外强中干 |
近义词 | 外强中干、虚张声势 |
反义词 | 勇敢坚强、表里如一 |
二、使用场景
“色厉胆薄”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职场中:某人平时在会议上大声发言,但真正遇到困难时却不敢承担责任。
- 人际关系中:有人表面态度强硬,实则内心软弱,不敢面对冲突。
- 领导风格:一些管理者在员工面前表现得很严厉,但实际缺乏决策能力和担当。
三、举例说明
例子 | 解释 |
小王在会议上对同事的建议毫不留情地批评,但当需要做决定时却推给别人。 | 表面强硬,实则胆小,符合“色厉胆薄”。 |
领导总是强调纪律,但遇到问题时却选择逃避责任。 | 体现了外强中干的性格特征。 |
四、总结
“色厉胆薄”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强硬、内心怯懦的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坚定的态度,更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担当。外强中干的人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长久来看,往往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