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儒林外史每章节概括

2025-09-19 20:30:48

问题描述:

儒林外史每章节概括,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20:30:48

儒林外史每章节概括】《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由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全书以科举制度为背景,通过描写众多士人、官吏、名流的生活和命运,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与人性的扭曲。为了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全书内容,以下是对《儒林外史》每章内容的总结,并附有简明表格。

一、内容简介(按章概述)

1. 第一回:王冕家世及游学经历

介绍主人公王冕的出身与早年生活,他聪明好学,但不慕功名,最终选择隐居山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2. 第二回:周进中举前的落魄生活

周进是一个穷秀才,屡试不第,受尽冷眼。后因偶然机会中举,从此飞黄腾达,反映了科举制度下人的命运起伏。

3. 第三回:范进中举后的癫狂状态

范进一生痴迷功名,中举后喜极而疯,表现出科举对人精神的摧残。

4. 第四回:严监生临终前的吝啬

严监生是个极端吝啬的人,临死前还惦记着灯盏点两根灯草,讽刺了贪财之人。

5. 第五回:匡超人变质的过程

匡超人原本善良朴实,后来逐渐堕落,成为趋炎附势的市侩,展现了人性在名利面前的异化。

6. 第六回:杜少卿的反叛与洒脱

杜少卿不拘礼法,蔑视权贵,是书中少数保持本真的人物,体现了作者的理想人格。

7. 第七回:沈琼枝反抗婚姻束缚

沈琼枝不愿屈从于包办婚姻,勇敢反抗,展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8. 第八回:牛浦郎冒名顶替

牛浦郎利用他人身份谋取私利,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欺诈。

9. 第九回:鲁编修的迂腐与清高

鲁编修为人迂腐,不识时务,反映出传统士人思想的僵化。

10. 第十回:张铁臂的虚伪与欺诈

张铁臂假扮侠客,行骗江湖,讽刺了江湖骗子的丑恶嘴脸。

11. 第十一回:马二先生的迂腐与空谈

马二先生沉迷于八股文,却毫无实际能力,表现了科举教育的弊端。

12. 第十二回:蘧公孙的虚荣与攀附

蘧公孙热衷于结交权贵,追求虚名,反映了士人阶层的浮躁心态。

13. 第十三回:娄三、娄四公子的虚伪

娄氏兄弟表面上待人宽厚,实则自私自利,揭露了士绅阶层的虚伪本质。

14. 第十四回:杨执中的迂腐与执着

杨执中坚持古礼,不懂变通,表现出传统士人思想的局限性。

15. 第十五回:胡屠户的势利与刻薄

胡屠户是一个典型的势利小人,对人态度前后变化极大,讽刺了社会的等级观念。

16. 第十六回:陈和甫的贪婪与无耻

陈和甫借机敛财,甚至出卖亲朋,表现出人性的堕落。

17. 第十七回:汤奉、王玉辉的虚伪与麻木

汤奉和王玉辉表面正直,实则冷漠无情,反映了官场的腐败。

18. 第十八回:余特、余持的虚荣与嫉妒

余氏兄弟互相争斗,表现了士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19. 第十九回:迟衡山的忧国忧民

迟衡山关心国家大事,但无力改变现实,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无奈。

20. 第二十回:庄绍贤的虚伪与虚荣

庄绍贤装模作样,追求名利,讽刺了士人阶层的浮夸风气。

21. 第二十一回:鲍文卿的忠厚与善良

鲍文卿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是书中难得的正面人物。

22. 第二十二回:萧云仙的忠诚与悲剧

萧云仙忠于朝廷,却被误解,最终含冤而死,反映了忠臣的悲剧命运。

23. 第二十三回:杜少卿的归隐与淡泊

杜少卿晚年归隐山林,过上了宁静生活,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4. 第二十四回:沈琼枝的结局

沈琼枝最终获得自由,象征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25. 第二十五回:虞育德的清廉与智慧

虞育德为官清廉,善于治理,是书中难得的正面官员形象。

26. 第二十六回:庄征君的隐逸与淡泊

庄征君厌倦官场,选择归隐,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27. 第二十七回:迟衡山的劝诫与反思

迟衡山对世人进行劝诫,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思考。

28. 第二十八回:诸人结局的反思

本书结尾对各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总结,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二、章节概括表

章号 章节标题 内容概要
1 王冕家世及游学经历 王冕不慕功名,隐居山林,体现作者理想人格。
2 周进中举前的落魄生活 周进屡试不第,后中举飞黄腾达,反映科举命运起伏。
3 范进中举后的癫狂状态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讽刺科举对人性的摧残。
4 严监生临终前的吝啬 严监生临终仍计较灯草,讽刺贪财之人。
5 匡超人变质的过程 匡超人从善良到堕落,展现人性异化过程。
6 杜少卿的反叛与洒脱 杜少卿不拘礼法,体现作者理想人格。
7 沈琼枝反抗婚姻束缚 沈琼枝反抗包办婚姻,展现女性意识觉醒。
8 牛浦郎冒名顶替 牛浦郎利用他人身份谋利,揭露社会虚伪。
9 鲁编修的迂腐与清高 鲁编修不识时务,反映士人思想僵化。
10 张铁臂的虚伪与欺诈 张铁臂假扮侠客行骗,讽刺江湖骗子。
11 马二先生的迂腐与空谈 马二先生沉迷八股,毫无实际能力。
12 蘧公孙的虚荣与攀附 蘧公孙追求虚名,反映士人浮躁心态。
13 娄三、娄四公子的虚伪 娄氏兄弟表面宽厚,实则自私。
14 杨执中的迂腐与执着 杨执中坚持古礼,不懂变通。
15 胡屠户的势利与刻薄 胡屠户势利小人,讽刺等级观念。
16 陈和甫的贪婪与无耻 陈和甫借机敛财,出卖亲友。
17 汤奉、王玉辉的虚伪 汤奉、王玉辉表面正直,实则冷漠。
18 余特、余持的虚荣与嫉妒 余氏兄弟争斗,反映士人勾心斗角。
19 迟衡山的忧国忧民 迟衡山关心国家,但无力改变现实。
20 庄绍贤的虚伪与虚荣 庄绍贤装模作样,追求名利。
21 鲍文卿的忠厚与善良 鲍文卿为人正直,乐于助人。
22 萧云仙的忠诚与悲剧 萧云仙忠于朝廷,含冤而死。
23 杜少卿的归隐与淡泊 杜少卿归隐山林,体现理想生活。
24 沈琼枝的结局 沈琼枝获得自由,象征女性觉醒。
25 虞育德的清廉与智慧 虞育德为官清廉,善于治理。
26 庄征君的隐逸与淡泊 庄征君厌倦官场,选择归隐。
27 迟衡山的劝诫与反思 迟衡山劝诫世人,表达对社会的不满。
28 诸人结局的反思 总结人物命运,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通过以上章节概括,可以看出《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更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它通过对各类人物命运的刻画,揭示了科举制度下的种种弊病,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