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风吹火出处于哪里】“引风吹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利用他人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通过巧妙手段引发事端。但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很多人并不清楚其来源。本文将从历史文献中梳理“引风吹火”的出处,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成语含义解析
“引风吹火”字面意思是“引导风来吹动火焰”,比喻借势行事,或故意挑起事端,让别人去承担后果。在实际使用中,多带有贬义,指人耍手段、搬弄是非。
二、出处考证
经过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引风吹火”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西游记》和《醒世恒言》等小说中有所体现。不过,严格意义上的“引风吹火”作为成语,其明确出处可追溯至清代文人笔记。
1. 《西游记》中的类似表达
在《西游记》第五十回中,有“引火自焚”之语,虽不完全相同,但与“引风吹火”在意义上相近,均涉及“引火”与“自损”。
2. 《醒世恒言·卷三十三》
书中提到:“若是一味引风吹火,终是自取灭亡。”这句话直接使用了“引风吹火”一词,表明该成语在明末清初已较为常见。
3. 清代笔记《夜航船》
张岱所著《夜航船》中也有“引风吹火”之说,用以形容人好管闲事、挑拨离间的行为。
三、总结
综合以上资料,“引风吹火”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其明确出处可以归于清代文人笔记,如《夜航船》等。但在更早的文学作品中已有类似表达,说明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引风吹火 |
出处 | 清代文人笔记(如《夜航船》);明代《醒世恒言》中有类似表达 |
含义 | 借助他人之力达到目的;或挑起事端,让别人承担责任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狡猾、搬弄是非 |
文学作品 | 《西游记》、《醒世恒言》、《夜航船》 |
延伸意义 | 暗示行为不当,最终可能自食其果 |
五、结语
“引风吹火”虽为成语,但其出处并非单一典籍,而是源于明清时期文人的日常语言与文学创作。了解其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