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十法怎么教孩子】“凑十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尤其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应用广泛。它通过将一个数拆分成一个能和另一个数“凑成10”的数,从而简化计算过程。对于刚接触数学的孩子来说,掌握“凑十法”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
下面是对“凑十法”教学方法的总结,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什么是“凑十法”?
“凑十法”是一种利用“10”作为中间目标的计算技巧。其核心思想是:把一个数拆成一个能与另一个数相加得到10的部分,再补上剩下的部分。
例如:
8 + 5 = ?
可以看作:8 + 2 = 10,然后加上剩下的3,结果是13。
二、如何教孩子使用“凑十法”?
1. 理解“10”的概念
先让孩子熟悉“10”的组成,比如:
- 1 + 9 = 10
- 2 + 8 = 10
- 3 + 7 = 10
- 4 + 6 = 10
- 5 + 5 = 10
2. 用实物辅助理解
可以用小棒、积木或手指来帮助孩子直观地看到“凑十”的过程。
3. 分步骤教学
- 第一步:找到需要“凑”的数(如5)。
- 第二步:确定另一个数能“凑成10”的部分(如5需要5来凑10)。
- 第三步:拆出这部分,补足10,再加剩余部分。
4. 反复练习
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孩子的记忆,逐渐过渡到心算。
三、常见题型及解法示例
题目 | 解题思路 | 答案 |
7 + 6 | 7 + 3 = 10,剩下3 → 10 + 3 = 13 | 13 |
9 + 4 | 9 + 1 = 10,剩下3 → 10 + 3 = 13 | 13 |
8 + 7 | 8 + 2 = 10,剩下5 → 10 + 5 = 15 | 15 |
6 + 5 | 6 + 4 = 10,剩下1 → 10 + 1 = 11 | 11 |
5 + 8 | 5 + 5 = 10,剩下3 → 10 + 3 = 13 | 13 |
四、教学小贴士
- 鼓励孩子多说多练:让孩子自己说出“凑几”,有助于加深理解。
- 结合游戏形式:如“凑十接龙”、“找朋友”等小游戏,提升学习兴趣。
- 避免死记硬背:强调理解“凑十”的逻辑,而不是单纯记住答案。
通过以上方法,孩子不仅能掌握“凑十法”,还能逐步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家长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耐心引导,逐步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思考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