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成语中的案指的是什么】“举案齐眉”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和睦相处的关系。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梁鸿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之间的故事。两人生活简朴,感情深厚,尤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极高的尊重和礼节。
那么,“举案齐眉”中的“案”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是很多人在学习或使用这个成语时会产生的疑问。
一、
“案”在“举案齐眉”中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桌子,而是古代的一种食具,类似于托盘或食案。古人吃饭时,食物通常放在案上,由人端着递给对方。因此,“举案齐眉”原意是说,丈夫将饭食端到妻子面前,双手高举至眉平齐,以示尊敬和谦让。
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夫妻之间的礼仪与情感,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夫妻关系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举案齐眉 |
| 出处 | 《后汉书·梁鸿传》 |
| 意思 | 形容夫妻相敬如宾,感情深厚 |
| “案”的含义 | 古代盛放食物的器具,类似托盘或食案 |
| 典故来源 | 梁鸿与妻子孟光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表现 |
| 文化内涵 | 体现古代家庭伦理与夫妻关系的尊重 |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夫妻和睦、互相敬重 |
三、延伸理解
“举案齐眉”不仅是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家庭和谐、夫妻恩爱的高度重视。虽然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种尊重与关爱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在今天,我们或许不再用“案”来传递食物,但“举案齐眉”的精神依然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比如一句问候、一次倾听、一份体贴。
通过了解“案”的真实含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也能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