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不暇的暇是什么意思】“应接不暇”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繁多、应酬或接待工作非常繁忙,让人来不及应付。其中,“暇”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意思。
一、
“应接不暇”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治,如日月之照,风雨之润,四时之序,万物之生,皆有常度。若政令无常,则民志不定;赏罚不一,则人情不平。故圣人制礼以节之,立乐以和之,设刑以肃之,明教以导之。如此,则民知所从,而国可治矣。”虽然原意并非直接用于“应接不暇”,但后来被广泛使用。
“应接不暇”的意思是:接待或应对的事情太多,忙得没有空闲时间。其中,“应”指应对、接待;“接”是接应、承接;“暇”则是空闲、余暇。所以,“应接不暇”就是“应接”而“不暇”,即没有时间去处理。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含义解释 | 在成语中的作用 |
应 | yìng | 应对、接待 | 表示需要处理的事情 |
接 | jiē | 接应、承接 | 表示需要继续处理的事物 |
不 | bù | 否定词 | 表示没有 |
暇 | xiá | 空闲、余暇 | 表示没有时间去处理 |
三、扩展理解
在现代汉语中,“应接不暇”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事情太多而忙碌,例如:
- 商场开业期间,客户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 她刚升职后,每天会议不断,应接不暇。
需要注意的是,“应接不暇”强调的是“忙到没时间休息”,而不是“无法应对”。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
四、结语
“应接不暇”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暇”字的否定意义,表达了“忙得没空”的状态。理解“暇”的意思,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这个成语,并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加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