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翻译登山里许】《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所著的一部重要地理文献,内容详实,语言生动,记录了他多年游历中国各地的见闻。其中,“登山里许”是《徐霞客游记》中的一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徐霞客在某地登山的经历与感受。
一、原文简介
“登山里许”出自《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原文为:
> “余自普陀山登舟,至定海,遂登天台山。行里许,得石径,上危崖,见奇峰异石,林木幽深,鸟鸣声声,如入仙境。”
这段文字简短但描写细腻,展现了徐霞客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与深厚文学功底。
二、翻译与理解
原文 | 翻译 | 解释 |
余自普陀山登舟 | 我从普陀山乘船出发 | 徐霞客从普陀山开始旅程 |
至定海 | 到达定海 | 定海是浙江的一个地方 |
遂登天台山 | 于是登上天台山 | 天台山是浙江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 |
行里许 | 走了一里左右 | “里”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约500米 |
得石径 | 找到一条石板小路 | 山间的小路多由石头铺成 |
上危崖 | 登上陡峭的山崖 | 描写山路险峻,挑战性大 |
见奇峰异石 | 看到奇特的山峰和怪石 | 展现天台山地貌的独特之处 |
林木幽深 | 树木茂密幽静 | 表现山林的宁静与神秘 |
鸟鸣声声 | 鸟儿叫声不断 | 增添自然氛围,突出山林生机 |
三、总结
“登山里许”虽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体现了徐霞客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不仅用笔记录下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更以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天台山景色的描绘,更是他对人生旅途的一种感悟。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徐霞客作为旅行家的执着精神,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情趣。
四、延伸思考
- 徐霞客为何选择登山?
他不仅是为了探索地理,更是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对自然的亲近。
- “里许”在古代的意义是什么?
“里”是古代常用的距离单位,1里约为500米,常用于描述较短的路程。
- 这段文字对现代旅游有何启示?
鼓励人们走出城市,亲近自然,在旅途中发现美、感受生命。
结语: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诗意的地理著作。“登山里许”虽短,却蕴含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