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一、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出自《史记·屈原列传》,是司马迁对屈原政治遭遇的深刻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屈原痛心于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屈原作为楚国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主张联齐抗秦,推行变法,但因遭小人排挤,最终被流放,郁郁而终。
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屈原个人的政治悲剧,也揭示了当时楚国朝政腐败、忠良受抑的现实。屈原的忠诚与理想在昏庸君主面前无能为力,最终以投江自尽的方式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悲愤。他的作品如《离骚》《天问》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屈原列传》 |
原文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意思 | 屈原痛心于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 |
背景 | 楚怀王时期,朝政腐败,屈原主张联齐抗秦,遭排挤 |
屈原身份 | 楚国诗人、政治家、文学家 |
主张 | 变法图强、联齐抗秦 |
结局 | 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自尽 |
代表作品 | 《离骚》《天问》《九歌》等 |
历史评价 | 忠贞爱国,文学巨匠,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 |
文化影响 | 激发后世爱国情怀,端午节纪念屈原 |
三、结语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不仅是对屈原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一个时代政治生态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制度与政策,更与君主的贤明与否息息相关。屈原虽未能实现理想,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正义与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