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是什么意思】一、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句诗描绘了边塞风光和将士戍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感慨。
- “萧关” 是古代边关要地,位于今宁夏境内,是通往西北的重要关口。
- “侯骑” 指的是侦察兵或使者,负责传递军情。
- “都护” 是唐代边疆地区的军事长官,负责镇守边防。
- “燕然” 是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古代常用来代指边塞或征战之地。
整句诗的意思是:在萧关遇到了侦察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山驻守。这表明边关战事紧张,将领仍在前线指挥作战。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背景 | 作用 |
萧关 | 古代边关要地,位于今宁夏境内 | 边塞地区 | 表示边疆地点 |
侯骑 | 侦察兵或传信的骑兵 | 唐代边防体系 | 传递军情信息 |
都护 | 唐代边疆地区的军事长官 | 唐代边疆制度 | 镇守边防、指挥作战 |
燕然 | 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 古代边塞代称 | 表示边远战场 |
三、延伸理解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苍凉与将士的坚守。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名句著称,而“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则进一步展现了边防的紧张局势和将士的忠诚。
从历史角度看,唐代设立都护府,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尤其是对西域的管辖。燕然山一带曾是汉唐时期重要的边防区域,许多将士在此驻守、征战。
四、结语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不仅是一句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更体现了唐代边防的严密与将士的忠勇。它让我们感受到古代边疆战士的艰辛与奉献,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