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创作于他退隐期间。这首词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战场上的雄伟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
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描写梦境中自己身披战甲、率领将士冲锋陷阵的英勇场面;下片则转回现实,抒发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激昂,气势磅礴,是辛弃疾词作中极具代表性的“壮词”之一。
二、作品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破阵子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 |
创作背景 | 作者退隐期间,借词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自身抱负未酬的感慨 |
体裁 | 词(宋词) |
风格 | 豪放、激昂、悲壮 |
主题 |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英雄情怀 |
上片内容 | 梦境中征战沙场,将士奋勇杀敌 |
下片内容 | 回到现实,感叹功业未成,空有热血 |
艺术特色 | 借梦抒情、对比手法、语言凝练有力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辛弃疾“壮词”的代表作,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
三、简要分析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但因朝廷主和派压制,始终未能实现抱负。这首词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等意象,展现出一个武将的梦想与现实的冲突。虽然词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向往,但字里行间也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此词不仅展现了辛弃疾作为词人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爱国者的赤子之心。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背景下一位英雄的心声。
如需进一步探讨辛弃疾的其他作品或南宋词风演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