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指的是哪个花】“绿肥红瘦”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原句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绿叶繁茂,而花朵凋零的景象。其中,“绿肥”指的是叶子茂盛,“红瘦”则形容花儿逐渐凋谢、颜色变淡。那么,“绿肥红瘦”具体指的是哪种花呢?
一、总结
“绿肥红瘦”并非特指某一种具体的花,而是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末期植物的状态:绿叶繁茂,红花凋零。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一种花,但根据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最常被联想的是海棠花。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 |
原文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含义 | 形容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的景象 |
所指花 | 并未明确指哪一种花,常见联想为海棠花 |
诗词背景 | 描写暮春时节,花事将尽的情景 |
意象分析 | “绿肥”指绿叶丰茂;“红瘦”指红花凋零、稀少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春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
三、延伸说明
“绿肥红瘦”虽未点明是哪一种花,但在文学创作中,常与海棠联系在一起。海棠花在春季盛开,花色艳丽,但花期较短,常在春末夏初凋谢,因此成为“红瘦”的典型代表。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绿肥红瘦”可能泛指多种花卉,而非单一品种。
从文学角度而言,这句词更强调的是一种意境和情感,而非具体植物的识别。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
结语:
“绿肥红瘦”虽未明确指出是哪一种花,但它已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象征着春去夏来、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