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资料简介】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词人。他自幼聪慧,才华横溢,年少成名,后官至宰相,为北宋朝廷作出重要贡献。晏殊在文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尤其以词著称,与晏几道并称“二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晏殊一生仕途顺利,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主张改革弊政,提倡教育,重视人才选拔。他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但注重实际,强调国家治理应以民生为本。在文学方面,晏殊继承了晚唐五代的词风,又有所创新,形成了典雅、含蓄、清丽的风格,被誉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晏殊主要生平及成就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晏殊 |
字 | 同叔 |
出生年份 | 991年 |
去世年份 | 1055年 |
籍贯 |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官职 | 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 |
文学流派 | 婉约派 |
主要作品 | 《珠玉词》、《晏元献遗文》 |
特点 | 词风典雅、含蓄、清丽,擅长写景抒情 |
影响 | 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与晏几道并称“二晏” |
评价 | 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宋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
晏殊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教育方面也颇有贡献。他曾主持编纂《类编》等书籍,推动了宋代的文化发展。其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自然景色以及个人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晏殊的词作虽不以豪放见长,但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致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古代词坛的重要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