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夜游是什么意思】“秉烛夜游”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原意是指手持火把在夜间出游,比喻珍惜时光、及时行乐或享受美好时光的行为。后人常用此成语来表达对人生短暂、应把握当下、尽情享受生活的态度。
一、
“秉烛夜游”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的典故,讲述的是王子猷(王徽之)在雪夜乘舟拜访戴逵的故事。他到达对方门前却未进门,而是返回,理由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对生活情趣的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后来,“秉烛夜游”被引申为一种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夜晚进行休闲、娱乐或学习活动,强调“不浪费时间”的理念。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秉烛夜游 |
出处 | 《世说新语·任诞》 |
原意 | 手持火把在夜间出游 |
引申义 | 珍惜时光、及时行乐、享受生活 |
典故来源 | 王子猷雪夜访戴逵 |
现代用法 | 形容夜间活动、珍惜时间、追求生活情趣 |
文化内涵 | 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使用场景 | 用于文学、演讲、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
三、结语
“秉烛夜游”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学会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风景,珍惜每一个当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